首页 > 考生写作 > 说课稿

小学语文说课稿

时间:2024-07-18 10:45:42
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

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

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,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,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。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,欢迎大家分享。

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1

说教材:

《画》是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的第一篇课文。本课有一幅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,画上有山、水、花、鸟,给人以鸟语花香、山水相衬的美感。全诗共四行,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,其实正是暗中设谜,写出了画的特点。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,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。在近处听流水,应当听到水声,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。在春天盛开的花,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;而画上的花,不管在什么季节,它都照样盛开着。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,它就会受惊飞走;但画上的鸟,即使你走近了,它也不会惊飞。这些都表现出一幅画的特点。

说教学目标:

根据刚入学小学生的认知特点(直观形象,认识事物比较表面)和他们的实际(对这首诗,他们是比较熟悉的,大部分学生都会背了。)依据年段训练的重点,结合本课的学习内容,制定如下教学目标:

1、认识11个生字,会写“人、火、文、六”4个汉字,认识2个偏旁。

2、知道“远”和“近”、“有”和“无”、“来”和“去”是意思相反的词。

3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、背诵课文。

4、理解课文内容,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,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,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。

教学重点:

1、认识11个生字和 2个偏旁,会写4个汉字。

2、理解诗句的意思。

3、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。

教学难点:理解诗句的意思。

本课我打算用两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,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:

教学目标:

1、认识11个生字,2个偏旁。

2、知道“远”和“近”、“有”和“无”、“来”和“去”是意思相反的词。

3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、练习背诵课文。

4、理解课文内容,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,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。

教学重点:

1、认识11个生字和 2个偏旁。

2、理解诗句的意思。

3、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。

教学难点:理解诗句的意思

说教学方法:

一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丰富,因而古诗的教学,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情境,“诗情画意”地教古诗,“诗情画意”地学古诗。课文图文对应,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,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,从而受到美的熏陶。我打算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,展开想象,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,感受语言的优美,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。

说教学过程:

一、猜谜语,导入新课

1、老师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好吗?“远看山有色,近听水无声。春去花还在,人来鸟不惊。”(学生猜谜语)这则谜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《画》。(板书课题:1 画)

(好奇、爱表现是低年级学生最大的特点,利用他们感兴趣的谜语引出课题来抓住了孩子的心,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热情。)

2、(出示课件)今天,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幅山水画。请你们看看画上都有什么?(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、说话)(随机板书:山 水 花 鸟)

二、初读感知,认读生字

(一)范读课文,学生边听边欣赏“画”,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。

(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,体会大自然的景色美和诗句的韵律美。)

(二)识字

1、 你们想读吗?要想读得好得先过生字宝宝这一关,你们有没有信心?

2、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,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,不认识的借助拼音来练习读。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。

(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,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识字的愿望。对识字量大的学生及时鼓励,激发他们更积极地去认识更多的汉字。)

3、(课件) 自读课文,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,同桌合作认读生字。

4、 交流识字方法。(认识2个新偏旁。)

(交流识字方法,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,相互促进,丰富识字经验,提高识字效率。)

5、 你想提醒大家在识字的时候注意什么?小老师领读(注意区分平翘舌、前后鼻音:“色”是平舌音,“声、春”是翘舌音,“声”是后鼻音,“春”是前鼻音。用给熟字换笔画或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“无、人、近”;用给熟字加笔画的方法识字“来”。)

6、 认读带拼音的生字,随机认识2个偏旁。(齐读,开火车读)

7、 摘掉拼音帽子的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?请你通过这一关!

(识字教学中,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,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,还应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的知识和方法,采取活泼有趣的方式反复再现生字,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,使识字得以巩固。)

三、读诗想象,体会感情

(一)朗读

1、 生字宝宝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,你们顺利过关了,可他们又调皮地跑回课文中去了,你还认识他们吗?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。

2、指名读课文,引导学生相互评价。

(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他人,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,从一年级起教师就应该组织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活动,培养学生正确的评价态度和良好的评价能力。)

(二)感悟

1、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?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?(引导学生简单地说出诗意,发现问题并质疑。)

2、 结合图,说说你是怎样猜出这首谜语诗的谜底的。

(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学内容,学生喜欢读哪一句,就指导学生读哪一句。)

“远看山有色”,多媒体课件演示“山”的分解图片,师描绘远山:远远看去,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,多美呀!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?

“近听水无声”,演示“水”的分解图片,师述: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,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,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,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?为什么?(画上的水)。那么,这一行该怎么读呢?

“春去花还在”,演示“花”分解图片,师述:春天到了,百花盛开,现在春天过去了,花怎么还在开放呢?(画上的花)。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?

“人来鸟不惊”,演示“鸟”的分解图片,师述: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,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。请一个同学上来,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:“嗨,小鸟,你好呀!”哎呀,小鸟不理我们,这是怎么回事呀?(画上的鸟)。谁会读这行诗?

3、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,明白诗的谜底是画。引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,多媒体课件展示画,学生边看图边 ……此处隐藏27787个字……间读,朗读与默读相结合,并安排了复述,使学生充分读懂了课文。

在此基础上,我重点设计了两个问题,(出示幻灯)

(1) 寻找描写花园的句子,进行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读。

(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:迷人 荒凉 鸟语花香)

(2)巨人的态度、感受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?是什么让巨人转变了态度?

(教师板书:自私 苦恼 快乐)

为了使小组讨论不流于形式,我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,再在小组交流意见,全班交流的同时,相机指导学生朗读,自读自悟,逐步体会出无私的分享才是真正的快乐。

课文最后,我安排了写话练习,(出示幻灯)

1 同学们,从巨人的花园重新充满欢声笑语中,你明白了什么道理?

2 请为这个美丽的花园起个名字并说明理由。

3 我的警言送巨人。这一环节主要锻炼学生的表达及概括能力,形成自己的名言,告诫巨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教育。

通过这几个问题,使阅读与说话相结合,使人文教育融入学习中。为了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,我让学生把课文编成了童话剧,并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。

在整个教学过程中,我始终围绕对比、通过想象情境展开教学,对学生扶放结合,引导学生自读自悟、合作讨论,使教学收到良好效果。

五、回眸课堂,说反思

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想象画面,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,教学难点是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。

作为三年级的学生,他们已接触了不少童话,童话本身以其生动有趣深深吸引了这些爱幻想的孩子。孩子对童话的浓厚兴趣使本篇教材具有莫大的磁性,但磁性到底能吸引住多少孩子,得靠教师的精心引导,因为孩子们毕竟没真正掌握阅读童话的技巧。

在教学时,我让朗读成为学生阅读学习的探究的重要手段,让学生在自主、民主的氛围中学习,自主地读、说,在自读自悟、主动探究中读懂这篇意蕴深刻的童话,通过多层次的多形式的反复品读、揣摩感悟,促进学生多元发展。体会花园的变化环节中,在我让学生找出描写花园变化的句子,反复品读后出示冰雪覆盖、狂风大作、雪花飞舞的画面,与前面美丽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。体会巨人的态度环节中,通过自行朗读感悟,揣摩巨人的心理,因为描写巨人冷酷无情的语气是文章朗读评论的重点。这个地方理解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面重点句子“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、冷酷的心啊!”这句话的理,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灵都为之一颤,为他们点燃心中的一盏明灯,让他们学有所获。感悟性阅读 抓住重点,这一块的阅读,需要抓住重点,品读感悟。解。课的最后,链接本文的作者王尔德,名人档案。拓展作业,收集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。把《巨人的花园》编成童话剧,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。收集王尔德的其它童话故事,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给大家听。学生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
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15

一、教材简介:

《最大的麦穗》是小学语文第11册的一篇课文。这是一篇散文,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,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,而不能东张西望,错失良机的道理。全文共7节,可分为3段:第一段(第1节)写苏格拉底要求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;第二段(第2—6节)写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和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教训;第三段(第7节)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。

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,结合语文课程标准,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:

1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最后一节。

2、能前后联系,领悟最后一节语言文字,明白必须善于抓住机遇,不能东张西望、错失良机的道理。

3、能联系实际,谈谈对“追求应该是最大的,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,这才是实实在在”这句话的理解。

教学重点:着重读好苏格拉底说的话,体会弟子们所悟出的道理。

本课教学分两课时完成,第一课时是初读课文,了解课文大意,;第二课时主要理解课文内容。这里主要讲第二课时。

二、教学理念。

“学生是学习的主人。”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。因此,在语文教学中,应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,通过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方式,提高语文能力。古人云:“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。”因此,在阅读教学中,应让学生多读,在读中感悟。

为了实现教学目标,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:

一、导入。

1、今天,我们继续学习《最大的麦穗》。

2、过渡:小小的麦穗,给人很大的启示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,你一定会解开心中的疑惑,并从中受到启发。

二、学习第一段。

1、自由朗读第一段,划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的话,并读一读。

2、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的话:

“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,只许进不许退,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。”

3、指名读,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。

4、齐读

过渡:弟子们有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?你认为是什么原因?

三、学习第二段。

1、自由朗读课文2—6节,思考上述问题,在书上的有关地方做上记号。

2、小组内交流,要说出自己的理由。

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要有实效,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帮助学生找到可以操作的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。这个教学环节避免了学生许多无效或低效的学习活动,维护了研究性学习的严肃性。

3、全班交流:

(1)、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:

“这时,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,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,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,似乎在嘲笑他们。”

(弟子们没有摘到的原因是:眼光不够开阔、犹豫不决……)

用“边读边议”的方式交流,既是读重感悟的研究结果的呈现,有是自然的思维与说理的训练。

(2)、想一想,此时,他们的心情如何?他们会想些什么?

4、面对弟子们的表现,苏格拉底会有什么想法,请大家读读他说的话。

出示:“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,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;即使碰见了,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。因此,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。”

指读,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。

讨论:如何才能读出自己的体会。练读。齐读。

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,因此在教学中,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。

5、过渡:苏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麦穗这件小事来教育他的学生,含蓄的告诉学生一个深刻的道理,他的学生听懂了吗?

四、学习第三段。

1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最后一节,划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,联系实际,说说自己的体会。

2、同桌交流。相机板书。

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: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、体会、揣摩。要重感悟、重语感训练。

3、出示名言,读一读。

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,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。

——达尔文

机遇只垂青(重视)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——查理

《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